“能源双雄”鄂尔多斯、榆林,谁是中国最土豪城市?
鄂尔多斯最近冲上热搜,让“取暖全靠抖”“靠一身正气”的南方小土豆狠狠的嫉妒了一把,鄂尔多斯给公交站装空调、配备充电设施,把温度打到30度。
这让没有暖气的南方人心碎了一地。就拿号称全国人均GDP第一的无锡来说,除了高架上花比较漂亮之外,公交车站简陋的和内地四五线城市差不多,很多学校教室里还没有空调。
其实全国还有三座比较土豪的资源城市,就是鄂尔多斯、榆林、克拉玛依。
鄂尔多斯现代化的市容
据《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》显示:保守估计鄂尔多斯拥有资产过亿的富豪人数不下7000人,至少有10万人资产过千万。鄂尔多斯市区人口不足60万,每228个人中就有1个亿万富翁,每16个人就有1个千万富翁。
北方男人的梦想大多是开路虎、霸道、兰德酷路泽这样的越野车,显得大气有面。
“路虎之都”“霸道之城”鄂尔多斯路上都是清一色的路虎,10分钟能看到50辆。路虎车保有量大概7000辆,甚至超过了出租车的4000辆。
路虎最佳代言人宋思明 鄂尔多斯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:小时挖煤吃过苦,长大就能开路虎。
鄂尔多斯人的浪漫和豪横就是 吃着焖面唱着歌、开着路虎去放羊。
鄂尔多斯人的日常画面是这样的:天苍苍野茫茫,开着心爱的坐骑路虎揽胜,听着乌兰托娅的《套马杆》、凤凰传奇的《自由飞翔》,驰骋在大草原上,一脚油门,V8发动机的轰鸣响彻穹庐,代替皮鞭和马镫,驱赶着羊群,边开车边拿一支冬虫夏草或者苁蓉牌香烟,这是独属于鄂尔多斯羊倌的惬意。
01 鄂榆经济发展的你追我赶史
在我国的能源版图上,鄂尔多斯与榆林这两座城市,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,成为耀眼的 “能源双雄”。回顾过去十几年,鄂尔多斯和榆林的 GDP 增长历程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经济传奇。
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“鄂尔多斯 温暖全世界”的鄂尔多斯羊绒衫声名鹊起。
▲鄂尔多斯现代化羊绒加工厂。
2001年9月,伊克昭盟正式更名为鄂尔多斯市。也成为一座以一个品牌命名一座城市的地方。
榆林,则是著名的九边重镇,匈奴都城统万城就在此地。
在煤炭行业的 “黄金十年”(2002 - 2012 年) ,两市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,经济实现了爆发式增长。2002 年,鄂尔多斯 GDP 仅为 200.83 亿元 ,到 2011 年已飙升至 3218.5 亿元 ,年均增速高达 29.5%;榆林 2002 年 GDP 为 162.38 亿元 ,2011 年增长至 2292.26 亿元 ,年均增速达 27.6%。
在这一时期,煤炭价格持续上涨,市场需求旺盛,两市的煤炭企业赚得盆满钵满,大量资金涌入,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。
彼时的鄂尔多斯,凭借着丰富的煤炭储量和高效的开采技术,在煤炭产量上一路领先,大量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,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,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高楼大厦拔地而起。从内蒙古开会坐最后一排的、最落后的伊克昭盟,摇身一变,凭借“羊煤土气”一跃成为内蒙古经济老大,超越工业重地包头和首府“乳都”呼和浩特。
城市名字也改为了具有国际范的鄂尔多斯,东胜区和“鬼城”康巴什新区建设恢弘大气,成为中国的土豪城市,人均GDP一度超过香港,房价在08年就直逼2万一平,仅次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和三亚。
当时鄂尔多斯以煤田换招商,引来了奇瑞汽车、京东方等一众科技企业,想摆脱“傻大黑粗”的挖煤标签。
当年中国的路虎车,基本被鄂尔多斯土豪买完了,保有量大概在7000辆左右,北京车展最贵的布加迪威航就被当地煤老板买走。
当时的榆林政府,坐拥“中国科威特”的名号,就像今天的南京反思为什么出不了“六小龙”一样,反思为什么榆林出不了鄂尔多斯拥有的伊泰、汇能、亿利、满世、伊东、乌兰这样的煤炭“六小龙”。
榆林自此不甘落后,凭借自身的神府煤矿资源优势,积极发展煤炭产业,经济迅速崛起,城市规模不断扩大。虽然这一阶段两者的经济总量差距较大,但榆林在为后续的发展积蓄力量。
2011 - 2020 年,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,两市经济增速均呈现持续放缓态势,不过这期间它们的经济总量开始了 “相互追赶”。
2015 年,榆林 GDP 出现负增长,减量 456 亿元,同比下降 15.6% ,鄂尔多斯经济也陷入低迷,增长乏力。
鄂尔多斯一度在2016年GDP领先榆林1600多亿元。不过,随着煤炭行业触底反弹,以及2018年初内蒙古经济“挤水分”,此消彼长下,榆林经济体量一举反超鄂尔多斯。
榆林的煤炭发热量普遍高于鄂尔多斯,这使得榆林煤炭在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,吨均价高 250 - 300 元,工业成为拉大两市差距的主要因素。
雪上加霜的是,2020 年,受内蒙古自治区涉煤领域腐败 “倒查 20 年” 等影响,鄂尔多斯市主要指标全面下滑,GDP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跌至 - 2.9%、6% 。
2021年,榆林由陕西省内GDP第二高的城市,超过洛阳、宜昌、襄阳等一众名城,一跃成为“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”。
鄂尔多斯不甘落后,随后迅速调整,凭借着强大的经济韧性和较少的人口总量,随后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增长。
2023 年,榆林 GDP 达到 7091.8 亿元 ,同比增长 4.4%;鄂尔多斯 GDP 为 5850.1 亿元 ,同比增长 7%。鄂尔多斯人均GDP为26.47万元,全国第一;榆林人均GDP为19.63万元,全国第五。鄂尔多斯人均高出榆林不少。
2024 年,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48 亿元,增长 6% ;鄂尔多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363.03 亿元,同比增长 6.4%。在这一阶段,两市在巩固煤炭产业优势的同时,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,产业结构逐渐优化,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(图源:城市财经、城市进化论) 02 产业结构,多元探索,摆脱单一产业依赖
长期以来,鄂尔多斯和榆林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核心,煤炭产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。但近年来,为了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,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,两市积极向化工、新能源、装备制造等多元领域拓展。
在化工领域,鄂尔多斯依托煤炭资源,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,形成了煤制油、煤制气、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。2023 年,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产值 1300 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 15% 左右 。伊泰集团的 120 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,是我国首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装置,已实现稳定运行,生产的柴油、石脑油等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,为我国煤制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内蒙古伊泰集团
榆林同样在化工产业上发力,构建了以煤盐为基础,以甲醇、聚烯烃、精细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体系。2023 年,榆林化工产业产值达到 2000 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 30% 左右 。延长石油榆能化公司的 60 万吨 / 年煤基乙醇项目,采用自主研发的 DMTE 技术,是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示范项目,对于推动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▲ 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“骏马图”。(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)
新能源产业也是两市重点发展的方向。鄂尔多斯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、太阳能资源,大力发展风电、光伏产业。截至 2023 年底,鄂尔多斯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500 万千瓦,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00 万千瓦 ,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 20% 左右 。远景能源在鄂尔多斯建设的零碳产业园,汇聚了风机制造、储能设备生产等多家新能源企业,打造了从能源生产到能源应用的全产业链,成为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。
榆林则在氢能产业上率先布局,提出打造 “西部氢能之都” 的目标。2023 年,榆林已建成多个加氢站,氢能产业链初步形成。2022 年,由陕西延长石油、国家电网陕西新能源、陕煤集团、陕汽集团等企业共同出资的陕西氢能产业发展公司落地榆林,注册资本 22.8 亿元,推动了榆林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。华秦氢能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运行、全球最大氢化镁储氢材料生产线在榆林成功开车等,使得榆林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。
在装备制造领域,鄂尔多斯重点发展煤炭机械、工程装备等产业,培育了北方联合电力、鄂尔多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。北方联合电力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项目,具备年产 500 台套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能力,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。榆林则围绕能源产业,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产业,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采煤设备研发制造项目,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。
03 人均收入,秒杀京沪、无锡
鄂尔多斯大剧院、图书馆
凭借发达的能源产业,鄂尔多斯和榆林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令人称羡。
2023 年,鄂尔多斯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46998 元 ,榆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9844 元 。较高的人均收入,让两市居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。在鄂尔多斯街头,随处可见豪车穿梭,高档住宅小区环境优美,配套设施齐全,动不动就打飞的去北京扫货,去济州岛耍两把;榆林的商场里,奢侈品专柜前顾客络绎不绝,人们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,还去西安扫楼+扫货,关中人再也不敢小瞧曾经的“土老帽”陕北大叔。
在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,许多居民依靠煤炭产业的发展,不仅拥有了多套房产,还投资了商业项目。一位当地居民王先生表示:“前几年煤炭行情好的时候,我家的收入大幅增加,我买了一套新房,还买了一辆宝马车。现在我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,每年也有不少租金收入。”
在榆林的神木市,煤炭产业的繁荣让不少家庭实现了财富自由,神木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医疗免费和从幼儿园到高中实行15年免费教育的城市。
李女士一家经营着煤炭贸易生意,她说:“这几年靠着煤炭生意,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孩子出国留学的费用不用愁,我们还计划在西安买一套房子,改善一下居住环境。”
居民收入的提高,也对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。一方面,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,拉动了内需,促进了城市商业、服务业的发展;另一方面,高收入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,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推动了科技创新、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进步。
话题讨论: 未来,鄂尔多斯GDP能再度反超榆林吗? 请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意见。
共有 0 条评论